艺海淘金 美在其中
访台湾胜大庄文化企业集团总裁 李志仁
2011年12月 新华社《中国名牌》月刊  记者:林风华



《中国名牌》 胜大庄专访 P72


《中国名牌》 胜大庄专访 P
73


《中国名牌》 胜大庄专访 P74


《中国名牌》 胜大庄专访 P75


《中国名牌》 2011.12 封面

 

   不久前,一部名为《寻踪张大干:台湾之旅》的札记再度勾起了人们对于传奇艺术家张大干的追思和缅怀;从札记中记者也读到了另一个名字一胜大庄。

 

玩弄乾坤的“神笔”

    小时候常幻想着自己成为“神笔马良”,寥寥几笔就可愿望成真;而张大千的传世佳作背后似乎就有一支“神笔”相助,因为他曾豪言明志:“我所有的仅是几只羊毛笔。我就是靠手中的笔玩弄乾坤,为中国艺术在海外打天下!”胜大庄与张大千的缘分即是从几支“羊毛笔”开始的。

    如札记中所载,“张大千一生爱笔,多特制,产地有日本的、有中国香港的、有中国台湾的。而台湾生产的笔,则出自胜大庄”。此外,张大千先生的画作及收藏也常经由胜大庄售出,肯定胜大庄的成就也成为了张大千为“胜大庄”题匾的重要原由。

    尽管尚未亲历台湾,但记者还是不由得沉浸在札记中所描绘的那另一番文化韵味中一一摩耶精舍张大千画室的笔架上,摆放着若干由胜大庄特制的毛笔;而在位于台北忠孝西路的胜大庄艺术生活馆里,则包罗了几乎所有材质的笔中精华:狼毫、兼毫、羊毫、貂毫、牛耳毫……构成了一个壮观的笔阵。

    与胜大庄总裁李志仁先生失之交臂成为了札记作者台湾之行的一大遗憾,而记者却有幸在北京见到了这位台湾文化产业巨擘—他不仅是闻名艺界的“笔墨大王”,更是一位精于书画创作与艺术品收藏的艺术家,拥有著名的胜大庄笔墨公司和胜大庄美术馆、多家国际水准的艺 术公司及画廊、培养了十多万名学员的胜大庄书画学院。1985年他还创办了“KANDERS 胜大庄国际艺术品拍卖公司”和“胜大庄艺术品鉴定鉴价中心”,并经营着辐射全球的“胜大庄艺术品交易中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988年,李志仁冒着风险在香港召开全球记者会,宣布胜大庄出资800万元新台币,邀请刘海粟、吴作人、黄胄、吴冠中、林风眠、关山月等大师赴台举办作品展,为促成“大陆杰出人士访台办法”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1990年,李志仁作为推动两岸文化交流的先行者又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了书画创作精品及其收藏的历代名家书画作品展,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1993年,李志仁协同有关方面在中国大陆老少边穷地区,共捐建了111所“建德小学”,救助了数万名失学儿童。1998年遭遇罕见洪水灾害,李志仁作为台商代表,带头捐献了 100幅张大千、于右任等国际知名书画家的作品并呼吁其他台商解囊相助,他还组织赈灾访问团前来大陆,受到多方赞誉。

    “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一个伟大的时代,必须有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我永远以身为中国人为荣。”这些话出自李志仁之口听起来情真意切。早在10多年前,他就将自己的三个儿子送到了北京四中读书,并陆续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在他看来,这里是孩子们未来传承中华文化一展宏图的地方。

    没有艺术家的孤僻,没有文化人的清高,更没有企业家的世故,面前的李志仁博学而亲切,脸上始终洋溢着温暖的笑容。与他交谈,如闲话家常,对每个问题的解答都变成了一个个饶有兴趣的小故事。聊起有趣的话题,他也从不掩饰自己的兴奋。

    谈到胜大庄集团的第一桶金一笔墨生意,李志仁称之为“全球最贵但也是最好的毛笔”。“因为胜大庄毛笔能画出生动且变化万千的线条;而线条又是平面绘画表现生命、感性与境界最重要的元素。这也正是以线条为主的中国书画,在世界画坛上占有绝对优势的原因。所以我们的产品得以远销欧、美、日、韩及东南亚各国。”

     李志仁认为,胜大庄毛笔并不仅仅是书画工具,更是艺术品。“30多年前,为了克服原料短缺、人工昂贵等瓶颈,我对毛笔的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毛笔制作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

尖、齐、圆、健,更要求行笔有灵气,且有生命力。软毛笔(羊毫)能柔中带刚,硬笔(狼毫)则能刚中带柔,一笔到底而不倒,更不需中途沾墨。”

    记者了解到,胜大庄最出名的笔莫过于“扛鼎”笔,它是由台北故宫博物院前副院长庄严与李志仁共同研制的。如今盛行的台湾旅游中,“胜大庄毛笔”也赫然出现在许多游览手册上,“扛鼎笔”、“春江醉”、 “醉葫芦”及张大千、赵少昂、 黄君壁、王己千、姚梦谷等艺术大师生前在胜大庄订制的套笔,都成为了八方游客喜爱的收藏品或馈赠友人的珍贵礼品。

 

只收藏能传世的作品

    根据欧洲美术基金会的相关统计数据,2010年,中国艺术原创作品和古董艺术品的交易总额为989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3%,上升至全球第二位。其中,拍卖市场更呈现出跨 越式增长。但繁荣背后,中国艺术品市场存在的问题也日趋显露。面对五花八门的艺术品,如何规避投资风险成了人们关注的话题。

    在艺术品交易市场历练了几十载,李志仁颇有感触。他指出,二次大战后,一向重视文明建设的欧洲百废待兴,政府提出了“艺术品投资”的建议,快速提升了整个欧洲的文化艺术水平。“当艺术品与金钱画上了等号时,仅有小学文化的人也会去研究艺术创作理论与作品价值,比政府鼓励推动的所有文化活动、艺术展览都更为有效”。

    20多年前,为了让口号更加响亮,李志仁把“艺术品投资”改成了 “艺术投资”,在台湾大力推广,并慢慢影响到东南亚及中国大陆。他认为,“艺术投资”除了提升个人的文化艺术品位及生活情趣外,更重要的在于它的增值。所以艺术投资必须满足两个原则:一是要买到原创而能传世的艺术品,二是谨防买到赝品。

    不过,李志仁也坦言,在上世纪80年代,台湾经济繁荣,很多投资者因为怕买到假画而抢购当代名家画作,但有一些名家过世后,其作品价格不但没有上涨,反而慢慢归零,“因为这些作品不能传世。不能传世的艺术品没有投资价值。”

    在李志仁看来,能传世的书画作品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笔墨灵动,自成一家,具时代感。他强调:“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从齐白石、于右任、徐悲鸿、张大千,到林风眠、吴冠中等中国传世书画家,无一不具备这三个要素,所以,他们的作品 具有经久不衰的投资价值。”

    “可以想象,毕加索写书法、画水墨画是不可能得到国际认同的,同理,亚洲人画油画与水彩也很难得到国际承认,因为它们不是原创艺术,都没有自己文化的根。只有当梵高把中国画的线条与动感融入其画作,徐悲鸿把西方的艺术理论揉入中国水墨时,才是创新,有自己文化的根,其作品才可以传世。”李志仁感慨道。

    “台湾艺术品投资市场就曾有过惨痛的教训。”李志仁告诉记者,20年前,台湾本土油画价格突然被提升了千百倍,但却只是昙花一现,没过几年,油画市场不但崩盘且再也无人问津。

    李志仁表示,近年来,中国传世水墨画在海内外的拍卖成交价屡创新高,中国大陆也出现了收藏和投资热潮。这是国家综合国力提升、国民文化品位提高的必然结果。只要借鉴台湾的惨痛教训与经验,中国大陆水墨画的投资空间应该是巨大的。

    早在2001年6月,李志仁便 在中国台北成立了“胜大庄艺术品全球交易中心”,2003年正式上网交易,以此践行他所一直倡导的“艺术投资化、投资生活化、生活艺术化”。

    “现在购买梵高、毕加索 的那些被炒到天价的作品,还不如去买中国传世字画的上涨空间大,就连欧美日等国家的投资者都非常看好这一市场的投资报酬率。但很多海内外人士苦于专业知识的缺乏,很容易购买到当代名家真迹却又因作品不具备‘传世性’而血本无归。”为了给投资者搭建更专业可信的渠道,李志仁决定于2011年将原有的交易网站改版为“中国传世名画全球交易中心”。

    李志仁表示,胜大庄计划陆续在世界各地开设交易中心,尤其在中国大陆各大城市成立服 务处,除提供中国传世艺术品投资服务外,更可向全球宣扬中华艺术之美。目前,胜大庄已经在位于北京王府井的港澳中心2楼开设展厅,预计2011年底即可正式运行,它将成为“横跨两岸,全球交易,国宝回流”的重要平台。届时,会源源不断的有中国传世书画作品在此陆续展出并进行实时交易。

    谈到他的交易中心与普通拍卖公司有何不同时,李志仁指出,拍卖公司往往是定点定时的,对于远距离的投资者,无法做到面对面的专业辅导与投资服务。胜大庄艺术品交易中心则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并凭借30年来全球客户网的基础,可以天天进行全球性交易。只要通过鉴定证明作品是传世真品,就可以上网交易,成交后隔日胜大庄即可付现金予卖方。

    “胜大庄坚持不能传世、不是原创的艺术品绝不上网交易,以保护投资者。并且标价一般低于国际拍卖行情。让不懂艺术的人都可做高回报率的中国艺术品投资,是胜大庄努力的目标。”李志仁说,艺术投资最困难的地方就是真伪难辨,以及如何选中千里马画家,而胜大庄的优势也正在于此。

 

艺术品金融化大有“钱途”

    早在采访李志仁前,记者便耳闻他热衷于延续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他曾经不遗余力地从海外买回大批流失的国宝文物,包括历代名画、官窑瓷器、唐三彩、文玩珍宝、古董家具等诸多品类。其中从日本购回的大批历代国宝书画尤为罕见。这些作品也在1990年由李志仁在北京故宫举办的书画创作暨珍藏展中得以面世。

    虽然时隔近20年,李志仁仍觉得故宫展会的盛况历历在目。“当时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及黄华先生亲自主持了开幕剪彩, 叶选宁、吴作人、黄胄、廖承志夫人、启功、邵宇等各界名流一千多人出席了开幕式,两个多月参观人数达数百万人。”李志仁感慨万千。

    如今,李志仁正在和儿子们一起筹办第二个大型展览一达利巡回画展。李志仁介绍,达利与毕加索齐名,是超现实主义的世界级艺术大师。达利钻研魔幻与写实的技巧,并以佛洛伊德的心理学,挖掘人性的深层世界。“举办这个画展,并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所以门票会相当低廉。我希望每一个热爱艺术的人都能到此参观,感受世界大师的心灵世界和艺术造诣。”

    “艺术品金融化”是当下 业界反复提及的一个“热词”。有专家认为,目前,艺术品已经“被”成为新的金融工具,这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一方面,通过大量的金融资产投资,可提高中国艺术品的国际价值,恢复中国艺术品应有的历史地位与尊荣;另一方面,可以满足社会资本的多元化投资需求。

    早在1992年,胜大庄就开始与台湾万泰银行合作办理艺术品银行贷款,推出了“传世名画分期付款”的全民化艺术投资活动,将银行、画家和喜欢艺术的人士结成一体。李志仁表示,胜大庄能成为“天天进行交易的‘苏富比’”,获得投资者信任,与其建立健全的权威评鉴紧密关联。

    “艺术品银行贷款与艺术 品股票交易,都是艺术投资金融化的具体表现。其成败关键在于必须遵循艺术投资的原则,同时,还必须有可靠的评鉴机构。”

    李志仁介绍说:“我们很早就建立了鉴定金卡制度,只要是‘胜大庄艺术品鉴定鉴价中心’发行鉴定金卡的作品,如有鉴定失误,我们将负责按估价买回。 这等于给银行提供了背书及连带保证的责任,几乎是有价证券。银行凭此卡就可以毫无风险地放款,克服了长期以来台湾地区银行不敢对古董及艺术品放款的瓶颈。”

    李志仁认为,艺术品投资自古以来一直被中外成功人士所青睐,它不但有较丰厚的投资回报率,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因此,世界各大银行也都不遗余力地在艺术品投资服务方面有所突破,以争取到高端客户。“胜大庄希望能拷贝在台湾和香港的成功经验,牵手中国大陆的银行,建立胜大庄艺术投资俱乐部,在为银行挖掘更多潜在客户的同时,也建立起自己稳固的客户团队,实现多方共赢。”

    有人说,科学家给自然以秩序,伦理学家给社会以秩序;那么,优秀的艺术家则给精神以秩序;在一个想象的空间里,给整个宇宙以自由与和谐。对于李志仁来说,与“成功商人”等头衔和光环相比,他更愿意人们能把他看作艺术家,并希望将那些他认为最美的东西流传于世(转载自《中国名牌》杂志 2011年12月)